12月30日机构对金融市场观点汇总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21-12-30 16:14:26

原标题:12月30日机构对金融市场观点汇总

12月30日,机构总结了对股市、大宗商品、外汇以及央行政策前景的看法:

1.渣打:明年港股再跌的空间不大;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香港财富管理投资策略主管梁表示,预计美联储将在明年年底前至少加息一次,加息两次还是三次取决于通胀和经济状况。即使明年加息三次,如果步调不太快,对全球股市影响不大,对明年股市表现依然乐观,主要是因为公司盈利;明年我们会看好欧美股市,尤其是科技股、工业股、非必需消费股和欧洲高息股。对于港股,梁表示,今年港股表现落后于欧美市场,市盈率已降至较低水平。虽然不代表现在值得入市,但相信很多负面因素已经反映出明年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不大。

2.汇丰:2022年市场形势严峻,但股市有望处于良好状态;

①对于交易者来说,未来一年看起来比2021年更艰难,但股票投资仍有机会。看来2022年日益增长的大宗商品需求和供应链问题将继续存在。供需失衡将对GDP增长产生压力,央行政策逐步正常化将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②尽管如此,预计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仍将在4%至5%之间,这意味着即使借贷成本的增加给利润率带来压力,企业利润仍将呈现较高的个位数增长。汇丰资产管理全球首席策略师约瑟夫利特尔(Joseph Little)表示,目前的财务状况看起来仍然不错,股票溢价合理,利润持续增长,这应该足以让股票跑赢债券。

3.瑞银:2022年倾向于看空黄金;

①瑞银分析师表示,随着美联储积极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和通胀放缓,2022年金价前景将是负面的;

②预计到2022年,美联储将比其他主要央行更快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各国央行政策的差异可能会进一步让美元走强。在利率上升、相信通胀会下降的背景下,我对黄金持负面看法。

4.金融网站Fxstreet:金价将继续跌破1800美元,但下行空间有限;

随着美元在避险市场环境下企稳,金价延续了此前从1820美元/盎司的月度高点回落的走势。尽管全球新冠肺炎病例激增,但投资者仍保持谨慎,尽管研究表明,奥米克龙突变株的情况并不那么严重。对美联储明年3月加息的押注增加,也让黄金失宠。此外,黄金交易缺乏流动性,年底获利套现,令金价处于守势。

5.道明证券、德意志银行预测2022年钯、铂价格;

①道明证券商品分析师对铂族金属特别看好,认为目前是买入机会。受益于即将到来的汽车需求大幅复苏,他们认为2000美元和1000美元是钯和铂的理想切入点。

②道明证券预计钯均价在2400美元/盎司左右,铂均价在1188美元/盎司左右;

③德国商业银行预测,2022年钯的平均价格将在每盎司2000美元左右,铂的平均价格将在每盎司1050美元左右。

6.萨克斯看好油价;

saxo大宗商品策略负责人Ole Hansen此前表示,API原油报告发布后,原油价格升至近一个月来的最高水平。目前,市场押注Omicron突变体不会破坏强劲的全球需求;

②EIA报告也证实原油库存明显下降,尽管库欣原油库存连续7周上升。随着疫苗的推出,全球消费从疫情中复苏,原油价格正朝着10多年来最大的年度涨幅迈进。

7.高盛警告称,欧洲天然气正面临枯竭的风险;

高盛能源研究主管达米安·库尔瓦林(Damien Courvalin)表示,全球天然气市场的核心风险在于欧洲,价格飙升并没有真正解决这里的供应问题。欧洲正处于“关键时刻”,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如果第一季度天气转冷,欧洲将面临天然气耗尽的风险。明年冬天,欧洲将面临同样的风险。如果2022年初没有寒潮,美国天然气将小幅下降,但大部分下降已经发生在过去一个月。

8.花旗外汇分析负责人:增长趋势的偏离会推动美元走强;

①花旗集团外汇分析主管Ebrahim Rahbari表示,2022年美国经济增长将刺激美元升值,利率和货币政策将起到支撑作用。在美元方面,增长仍然是最重要的驱动力。预计2022年美国经济增长表现将好于“好”的全球增长;

②在美联储货币紧缩和政策分化的加持下,美国突出的增长表现将推高美元,明年初美元应该会继续升值,尤其是在美联储首次加息之前;

然而,如果我们想为美元建立一个看空的理由,那么最明显的因素就是看好全球经济。为了实现更同步的全球复苏,中国面临的挑战需要得到缓解,类似于2017年的情况。

9.法国外贸银行:预计2022年汇率波动较大,原因是东西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存在差异;

① Natixis周三发布报告称,由于东西部主要经济体面临的挑战不同,2022年这些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似乎存在较大差异。西方(尤其是美国)融资成本上升可能会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的证券投资流入,支撑美元相对人民币和日元的强势,明年汇率波动可能会更大。

②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经济仍在疫情持续影响下,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挑战。北美和欧洲经济体利用强有力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推动年度经济增长高于潜力;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刺激有限、疫苗接种率相对较低以及对人员流动的限制更加严格,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低于潜力。

③至于中国,介于两者之间。中国工厂比其他经济体更早复工,今年上半年出口贸易景气强劲反弹,为中国小幅收紧财政货币政策、采取措施进一步控制企业过度杠杆提供了空间。

④报告认为,2022年东西部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似乎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会产生重要影响:西方国家货币刺激力度的减少会导致融资成本增加,进而进一步减缓经济增长。特别是随着近期突变株Omicron的出现,跨境和国内流动性可能再次受到影响。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