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下跌!美元霸权是否走向终结?对人民币意味着什么?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21-01-29 14:22:36

原标题:美元下跌!美元霸权是否走向终结?对人民币意味着什么?

受美国疫情爆发后财政赤字大幅增加和美联储无限制放水的影响,美元兑主要货币汇率自去年4月以来持续下跌。

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1月22日,中国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由7.07降至6.46,降幅8.7%。美联储公布的美元对主要货币的广义实际汇率指数从2020年4月的113.4246降至12月的103.9972,降幅8.3%。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前首席经济学家罗奇(Roach)去年10月警告称,美元汇率离崩溃不远,2021年可能比2020年3月的峰值下跌35%。

拜登政府的财政部长耶伦在1月19日的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他不会为了获得比较优势而降低本币汇率。这被市场解读为强势美元政策的回归。

美元的贬值和中国经济的突出表现,引起了世界对人民币的乐观预期。去年10月,全球最大对冲基金Bridge Water Fund创始人达里奥(Dario)预测,人民币将更快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将改写美元秩序。

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Soubrat Magnain最近提出,2021年是否会成为人民币年。

美元下跌!美元霸权是否走向终结?对人民币意味着什么?

所以问题是:

第一,美元会不会继续暴跌?

第二,美元疲软是意味着美元霸权的终结,还是即将终结?

第三,人民币能否迅速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

关于第一个问题,

自1971年8月15日与黄金脱钩以来,美元一直处于强势和弱势交替的趋势。

直到20世纪90年代,强势美元或弱势美元大约是10年一个周期。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改变了这一趋势,但也呈现出不规则的周期。

2006年1月,美元对主要货币的广义实际汇率指数为100.0,2008年4月降至86.8518。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元的避险功能增强。2009年3月,美元指数回到101.5492,大致回到2006年1月的原点。持续了3年2个月;

然后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下再次走软,2011年7月跌至83.9181的低点;然后在2013年7月美联储宣布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后,又回升加速。2015年6月,回到99.6676,基本回到原点。这个周期持续了六年零三个月。

然后,美元继续走强,2016年1月达到107.6199,2018年1月回落到100.8332,回到原点。持续了两年零七个月。

自2018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相对强于欧洲和日本,美元汇率再次走强,并于2020年4月达到前述高点,然后再次走弱。

因此,美元汇率的走势需要在更长的区间内判断。目前的疲软是周期性的还是不可逆转的,不能过早预测。

需要注意的是,导致目前美元走弱的基本因素比以前更为强劲,尤其是特朗普执政四年期间,美国国债增加了7万多亿美元。2020财年预算赤字达到GDP的15%左右后,随着拜登政府1.9万亿美元救市计划(如果国会批准)的实施,2021年预算赤字将大幅上升。

美联储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放水。

去年12月19日,美联储例会决定,零利率至少维持到2023年,政府债券和机构债券的月购买量分别维持在80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的水平。

因此,2021年美元整体走弱将是一个大概率的前景。

关于第二个问题,

美元霸权和美元的强势有关系,但不取决于后者。这里有两个层次。

首先是财务水平

美元与黄金脱钩近50年的历史表明,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和支付手段的地位在强势和弱势时期都非常稳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重为60.46%,几乎与疫情前2019年第四季度的60.8%持平;比2015年第二季度的63.7%低3.24个百分点。也就是年平均降幅只有0.6个百分点左右。

一个基本问题是欧元还不能取代美元。2020年第三季度,欧元仅占世界储备货币的20.53%,低于金融危机前2007年第三季度的26.4%。

2020年第三季度,日元、英镑和人民币的占比分别为5.92%、4.50%和2.13%,相差甚远。

第二是政治层面

美元霸权体现在世界货币功能的主导地位上,但更多地体现在政治霸权上,即美国利用美元的主导地位对其他国家实施强制胁迫、制裁或封锁。

比如利用其在全球SWIFT金融支付系统中的优势,对与伊朗有贸易往来的第三国公司、参与北溪-2工程建设的欧洲公司进行制裁,甚至对其他国家的政府官员进行制裁。

由于美国的制裁,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无法通过银行系统拿到工资,也无法支付,只能用现金。

因此,美元金融霸权的政治化对世界的危害是极其巨大的。世界各国需要有效防范和应对的不是美元在世界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上的巨大优势,而是美元的政治霸权。

1月19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份加强欧元的战略文件,其主要背景是防范和抵制美国利用其美元地位实施的压制和制裁。

关于第三个问题,

人民币走向世界主要储备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强力支撑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将不断提升,最终将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拥有美元和欧元三大支柱。

正如麦格纳所说,历史不站在美元一边,但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积极努力。

第一,加快人民币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进程。

这需要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范围和规模,包括实现与更多国家的本币互换,在更多商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中实现人民币支付或结算,以及以人民币为更多大宗商品交易定价。

第二,积极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合作,坚决抵制美元政治霸权,共同构建更多非美元结算安排,维护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合法权益。

这两个方面都是长期而紧迫的。2021年,我们应该更进一步。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自人大重阳。作者何伟文,原驻旧金山和纽约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参事,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本文发表于1月25日的《环球时报》,内容和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整理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的信息;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