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后中美或将迎来关键时刻
原标题:十天后中美或将迎来关键时刻
如果要给2018年十大国际新闻选出一个TOP1,答案想必毫无悬念。
尽管当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那份备忘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谁也不会想到,一场被公认为是个错误的中美贸易争端,会延宕至今。
也正是从那时起,一个问题便始终盘踞在国际社会上空:中美贸易争端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7日表示,目前中美经贸团队始终保持密切沟通,双方已经做了1月份面对面磋商的具体安排。
针对有各方关切的美方是否将于1月份来华经贸磋商,商务部在10日内,已经三次正面回应了双方的磋商进展。
- 12月19日,中美举行经贸问题副部级通话,中方次日证实,计划于1月份双方举行会谈;
- 12月23日,商务部再度表示,12月21日,中美双方进行了副部级通话,取得新的进展。双方还讨论了下次通话和互访的有关安排。
- 12月27日,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即便现在美国处于圣诞假期,双方工作团队始终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如期推进。”
一些变化值得留意
双方本次磋商有一些变化值得留意:
1、与最早之前外媒报道不同的是,之前预计的是在G20会谈完后,中国代表团前往华盛顿。从彭博社昨天公布的细节“美国副贸易代表Jeffrey Gerrish率团”来看,此次会谈的级别稍低,应该是解决技术性问题,为之后华盛顿高级别磋商铺路。
2、从阵容名单看,美方确实是由贸易代表办公室主导整体的磋商,美国财政部退居次席。
美国副贸易代表吉瑞思(Jeffrey Gerrish)——率团
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副部长马尔帕斯(David Malpass)——随队

3、与之前的几次面对面会谈相比,美国政府目前处在关门状态,这给双方磋商带来了障碍。
12月22日之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预算已经用完,只有重要官员会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要保障顺利磋商,政府职员需要为每一项磋商要点撰写备忘录和简报,再知会负责谈判的决策者,其中涉及大量的研究、行政工作。
美国政府关门进入了第六天,国会参众两院周四只开了几分钟的会议就宣布休会,丝毫没有显露出紧迫感。美国政府关门状态可能会拖到1月。
4、中国已经付出了大量努力。
*恢复购买美国的原油、液化天然气和大豆(在此之前,中国11月自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骤降至零)
*暂停对美国汽车加征关税
*降低了700余种产品的进口关税
*正在起草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
或将分四步走
根据美国财长努钦近期发表的讲话,基本可以判定,美方分为四步走:
一、规划阶段——双方不断接触,以期确定还需采取什么行动才能在1月取得进展。
二、磋商阶段——双方说出真正的要求,制定框架协议。(现在似乎美国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三、落实阶段——达成协议,可执行和可核实的协议,并且包含具有日期。
四、确定是否取消壁垒。
目前,美国股市波动性加大,不可预测性变强。最近发生的一切,可能会令特朗普作出足够的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