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培训》厦门将正式进入自贸区时代 抓住制度创新这一核心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5-02-05 15:26:46

原标题:《外汇培训》厦门将正式进入自贸区时代 抓住制度创新这一核心

新突破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开局之年。”市长刘可清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这么说。

相信,所有人都明白,对于厦门来说,今年是很关键的一年,厦门将正式进入自贸区时代,那么厦门的自贸区准备怎么做?厦门在新的一年又将推动什么样的改革,以推动这座城市的转型升级?昨日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了一个很好的建议。

自贸区 抓住制度创新这一核心

在这次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就自贸区的建设提了意见、建议。作为全国自贸区第二批试点,福建自贸区厦门园区的建设也备受各方关注。

因此,政府工作报告有关自贸区要怎么做的内容,自然也成为各方焦点。虽然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了较为详细的披露,那到了厦门,还有没有更具体的?

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自贸区的建设要紧紧抓住制度创新这一核心,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描述,福建自贸区厦门园区要推动投资便利化,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将清单以外领域的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制、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制全部改为备案制,实施境外投资备案管理。

光有投资便利化还不够。自贸区首当其冲是贸易。自然,报告也提到了自贸区建设要推动贸易便利化,创新贸易监管制度,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在省两会上,厦门团的代表们就纷纷提出建议,认为厦门在自贸区建设方面一定要推动金融创新。这点也写进了厦门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推动金融业开放创新,落实人民币跨境使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和外汇管理等改革试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此外,厦门自贸区还将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落实跨境电商、银行服务、融资租赁、增值电信等领域开放措施,促进自贸试验区和“一区三中心”联动发展。

国际城 推进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

应该说,自贸区的建设会不断提升厦门的国际知名度。厦门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去推销自己。

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要营造厦门的城市国际化环境。厦门要立足举办高层次重大国际会议,着力改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打造世界性的会议中心城市。

世界上,凡是有影响力的国际城市,都会有不少国际友城。这一点,工作报告提到,厦门要广泛开展友城合作,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

随着自贸区的建设,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厦门。那么厦门的很多便利措施更应该与世界接轨。

就此,工作报告提到,要推动公共设施与标识体系国际化。实施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增设自助边检通道,实现人员出入境更加便利。

关于这一点,在厦门市发改委的计划报告中有补充了一下,先选择在高崎机场实施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为了发挥厦门影响力,报告建议,要继续办好南洋文化节,争取设立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在厦门市发改委的计划报告中还提到,厦门要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中心枢纽城市;充分发挥厦门的口岸优势,提升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贸易规模与水平。

大改革

全面推进“多规合一 ”

除了营造一个好的国际投资贸易环境外,厦门要有新突破,还得继续深化改革,增强特区的发展活力。

关于这点,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建议。

报告建议,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继续理顺市、区机构职能,明确工作职责,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

同时,厦门将继续全面推进“多规合一”,坚持一张图纸管控到底、一个平台协同管理、一张表格受理审批、一套机制保障运行。加快审批流程再造,继续扩大网上审批覆盖面,减少部门、精简环节、节省时间。

不仅如此,报告还建议要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强化商事登记后续监管,完善商事主体信用体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大力发展混合经济;稳步推进预算公开,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设立城市发展基金和产业引导基金。

在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报告建议,改革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并加快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