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贷款6.56万亿 有多少流向了股市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5-07-15 09:53:00

原标题:新增贷款6.56万亿 有多少流向了股市

金投贷款网(https://loan.jdgold.com/)7月15日讯,央行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1.8%。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6.5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5371亿元。

在稳增长的需要下,适度调整信贷政策,扩大贷款供应量,以支持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复苏,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实际的。前提是,投放的贷款,必须有效地投向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方面,能够对稳增长起到积极作用,且不给未来发展留下太多隐患的方面。否则,补充的流动性会成为经济的隐患、企业的负担,更有可能在经济步入复苏通道后,成为通货膨胀的导火索。

纵观今年上半年的经济金融形势,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大起大落,对上半年就新增6.56万亿元贷款,相当于“小年”全年的贷款总量。那么,这些新增贷款都流向了哪呢?有多少是流向了“疯狂”的股市呢?

很显然,这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有关方面引起重视和关注的方面。因为,从股市暴跌以来所发现的问题来看,场外配资是造成股市暴涨暴跌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超越股市承受能力的配资,更让市场风险快速积聚,以至于对此后的“救市”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事实也是如此,股市每天的成交量快速增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令交易所曝表的现象,除了新开户数快速增长、银行存款搬家、机构加大投资力度以及少量外资流入股市之外,最主要的还是银行资金的大量进入。这其中,不仅有场外配资,还有企业资金。虽然企业进入股市的资金,不一定直接表现为贷款资金进入,而是以企业自有资金的方式。但是,对那些原本贷款规模就较大的企业来说,自有资金与贷款已经完全分辨不出。这也意味着,只要是企业在此轮暴涨中增加资金投入炒股,就可以认定是银行资金进入到股市了。

而实施场外配资的企业、公司,其资金相当一部分也是来自于银行,或由其他企业通过贷款进入到配资公司。不仅如此,一些银行还专门设立了为投资者炒股、打新等需要的专项贷款,并以消费贷款、公务员专项贷款等名义出现。这一点,从每次发行时,冻结了那么多资金,市场仍然暴涨不止中也可见一斑。

在暴跌现象发生后,曾经有分析认为,可能是国外机构在做空中国股市,在有关方面宣布这一推测不成立后,又认为是一些民营资本在联手做空股市,结果也是不成立,直到最后认定是股指期货在做空股市。纵然如此,如果不是股市泡沫生成,不是大量银行资金流入到股市,不是配资公司等的高杠杆资金,股市怎么可能出现如此严重的暴涨暴跌呢。

而“救市”行动开始后,为了尽快稳定市场,避免风险爆发,也为了减少投资者损失,央行又给证金公司发放了无限额信用卡,其中,仅支持公募基金的资金就投放出了2000多亿元。虽然这些行为是发生在7月份,与上半年新增银行贷款没有关系,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上半年流入股市的银行资金已经相当可观,也相当令人担忧了。

由于银行资金不是用来炒股的,也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既然进入了股市,就需要找出路退出股市。除了少量平仓资金之外,更多的资金都要在未来一段时间从股市退出,包括此次“救市”的资金,也不可永远停留在股市上,无疑又将对股市形成一定的威胁。选择怎样的方式退出,尤其是以配资方式进入股市的资金,如何退出,是非常复杂的事。

更加需要预防的是,随着股市走出暴跌,并再一次步入暴涨通道,场外配资公司也重新活跃起来,随时准备冲向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关方面能否从股市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配合证券监管机构,掌握好场外配资公司的动向,严格控制场外配资公司为投资者高杠杆配资。同时,坚决防止银行为配资公司提供资金,打击配资公司高杠杆融资,严控企业将银行贷款间接进入股市和配资公司,都是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从总体上讲,上半年新增贷款的使用,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也是对股市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的。不然,这么多的新增贷款,为什么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仍然饱受资金困扰,饱受融资贵的伤害呢?难道不应当作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吗?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