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买房要参照信用 为你解读“信用身份证”
原标题:贷款买房要参照信用 为你解读“信用身份证”
伴随多项房产新政出台,楼市颇有些“蠢蠢欲动”。而活络心思的人们在出手前,往往会被中介建议提交一份“个人信用报告”。名下有几张信用卡、办理过几次房屋贷款、还款记录是否良好,有没有逾期状况……这张自己的“信用身份证”,你了解吗?
下午3时许,浦发银行雅宝路支行业务大厅一角,穿着黑白格衬衫的徐先生正站在自助查询机前,翻看刚刚打印出来的6页个人信用报告。“我觉得现在是买房的好时机,年底应该会涨起来”,准备买二套房的他满脸笃定。
“什么算信用好呢?”被中介“指派”过来打印报告,细密的表格让徐先生有点儿“蒙”,自言自语地念叨着。“到这边,拿身份证就行,很方便。”与此同时,一位身材高大的房产中介风风火火走进来,引导跟在身后的一对夫妇各自打印了一份信用报告。
“咱们贷款主要看这儿”,房产中介指着表格向他的两位客户解释,“看有没有逾期情况,2至3次逾期问题不大。还要看银行流水之类,判断还款能力。”一旁的徐先生凑上前,中介探头“瞄”了一眼他的报告,“你2008年开始还贷,这儿都是N,表示都按时还款了,逾期数是0,挺好的。”
“一举一动”基本都要参照信用报告
由于目前信贷银行是资料上传的“主力”,信贷业务发生较多的用户,其个人信用报告在内容上会更为丰富细致。
跟随中介打印过信用报告后,夫妇二人仔细比对发现,丈夫总共办过4张信用卡,此前两处租房住址和现在的住房住址都有显示。妻子只有1张信用卡,便只显示现在的住房住址。
不只是申请房屋贷款,跟银行打交道,“一举一动”基本都要参照信用报告。在“查询记录”部分,近两年内有哪些机构因为什么原因查询了几次,均有记载。丈夫的报告显示,2013年7月23日申请办理信用卡时,被申请银行曾查阅过他的信用报告,理由为“信用卡审批”。
而妻子的报告显示,2014年9月20日,招商银行也曾调阅过她的信用报告,原因为“贷后管理”。据这位女士回忆,去年信用卡中心曾主动邀请为她提升信用额度。记者询问招商银行信用卡工作人员,对方表示为可能有需求的客户提升额度之前,银行方面确实会综合参考客户的刷卡情况和还款记录,会在后台查询客户的个人信用状况。
“戴个眼镜就对不上 还挺精确”
过了约半小时,一位年轻小伙进来打印,放上身份证“刷脸”比对时,却被判定为不符合。小伙愣了一下,赶快把眼镜摘掉,再次比对便通过了。“还挺精确,戴个眼镜就对不上,比较安全吧。”
“去年在呼和浩特出差,钱包落出租车上没找回来,身份证就丢了。不是说有用别人身份证偷偷办信用卡的吗,看看我有没有幽灵信用卡。”算算表格中的信用卡信息跟自己所持卡片都对得上,小伙安下心来,但很快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我结婚一年多了,这里还是未婚,是信息更新的慢吗?”
记者询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工作人员解释,目前信贷银行尚未与民政局联网,而信用报告中的信息基本都由办理业务时的信贷银行上传,若此后未办过新业务,个人资料便会停留在办理时的状态。如果希望信息“与时俱进”,可以去当时办理信贷业务的银行修改资料,银行受理并同意修改后1至2个月,征信中心的资料便会随之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