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仍需要银行贷款支持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4-12-26 15:38:46

原标题: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仍需要银行贷款支持

银行间市场利率走高以及央行连续第九次暂停公开市场操作,都在表明,一度给资本市场提供了上升动力的充裕流动性,已经重新进入了“紧平衡”状态。但是流动性紧平衡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趋紧,这一点从信贷增速上可以明确观察到:不仅11月的信贷明显增加,多数机构也纷纷预测12月的信贷很可能仍会呈现扩张状态。

由此可以大体判断,未来货币政策放松的倾斜重点仍然是实体经济,而直接而具体的手段就是信贷。

不过,对于央行来说,眼下的货币政策节奏和力度如何把控,难度更大。这不仅要考虑到国内外资金整体平衡的压力,同时也要努力应对上一轮货币操作所遇到的相同问题——如何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从国内外资金平衡来看,这方面的压力已经在岁末充分展现,甚至有所提前。尤其是卢布暴跌,加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贬值,刚刚步入“牛市”的A股一方面要拆除资金堰塞湖,另一方面又在担心资金的撤离,而美元的走强和升值慢于预期也使得人民币汇率面临更多考验。

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幅度无疑将加深,这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在外汇占款和贸易顺差之间,如何确保汇率波动对国内资金造成较小影响,这是今后汇率政策以及货币政策寻找平衡点的重要依据,这也似乎可以成为央行近期迟迟没有推出降准的一个主要解释。

从央行近期公开表态来看,相较于国际资金平衡,央行更在意国内资金是否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分流。综合起来有三点:一是继续推迟公开市场操作,二是24日宣布非银同业存款不交存准,三是对商业银行的违规经营和违法犯罪进行全面排查和整顿。前两项意在盘活银行间的存量资金,而最后一项整顿的则是资金渠道。

有两个原因促成央行下次决心进行“大扫除”。此次突击大检查不仅针对商业银行,还包括银监会直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而11月信贷资金超出此前市场普遍预期,这其中票据融资和银行年底冲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距离2015年1月5日地方政府存量债务上报至财政部的截止日期只剩下短短几日,各家银行都在抢着搭上地方融资平台项目的“末班车”。

此外,12月汇丰制造业初值降至49.5,工业增加值下滑所引发的通缩担忧,以及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困难众多也成为货币政策众多掣肘中的重要一项,央行对此的考虑和打算也就更多。

有分析机构就认为,看似“美好”信贷数据的背后还是依靠票据融资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前者说明银行风险偏好收缩,只能用票据完成央行下达银行的信用额度;后者反映银行在风险偏好回落之时,只敢将信用贷给有政府背书的公共部门。显然,央行也看到了此中的问题所在。

在央行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可以看到,区别以往货币操作的最大变化就是,今年9月和10月央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向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分别投放基础货币5000亿元和2695亿元。但是最近两个月里,央行明显转向了降准和不对称降息,除了需要及时传递放松货币的市场信号外,也表明央行对降准和降息有了更加充足的理由。

降准、降息再加上放松信贷,似乎与上一轮的货币放松的“三驾马车”很相似,但这次不同的是,央行已经事先给信贷准备好了“紧箍咒”,房地产和影子银行从信贷资金中分得的羹不会太多。正是有了这样的准备,面向实体经济的信贷渠道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关键时刻拉经济一把的重要“后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