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主要来自房地产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4-12-05 14:40:27

原标题: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主要来自房地产

12月4日,四大AMC之一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布《2014: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指出,自2012年以来出现的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趋势还会持续4~6个季度,不良贷款率峰值将出现在2015年中或年末,2015年四季度不良贷款率将达到1.52%。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率明显“双升”的情况还将继续,《报告》指出,至明年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将达到11247亿元。而这些不良贷款主要来自哪里,又将给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转型带来哪些影响?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主要来自房地产

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7669亿元,比年初增加1748亿元,而2013年全年的不良贷款增加规模仅为992亿元;不良率也不断攀升,从去年第四季度的1%到今年一季度的1.04%,再到二季度的1.08%,直至第三季度的 1.16%,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问题不容乐观。

《报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上升,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在银行体系中的体现和反映。受国内经济调整、房地产价格回落的影响,银行贷款也随之紧缩甚至冻结,加剧了金融和经济波动,造成银行不良贷款上升。未来经济增速放缓对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的压力仍将存在,不良贷款依旧面临严峻考验。

从不良资产的构成看,《报告》指出,2014 年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来源:房地产企业>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煤炭等采掘业>地方融资平台>高速铁路建设。在房市低迷、信贷条件较严的情况下,高负债经营的房地产开发商信用风险不断加大。房地产以及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将成为 2014 年不良资产的主要来源。

从公开数据看,今年三季度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当前,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企业盈利水平下降,部分行业和企业财务状况有所恶化,《报告》预计 2014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左右。年初以来经济低位运行,产能过剩行业蔓延、房地产风险加大、中小企业“联保贷款”问题日益严重,各种诱发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因素难以在短期内消除,预计到 2014 年底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将在 2%以内。

《报告》同时指出,2014 年如果房价下跌 30%左右,将超出银行贷款损失承受能力。但鉴于房地产按揭贷款的特殊性质,风险相对可控。大多数消费者购房时已支付房价的30%-50%,在不出现重大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终止供款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房贷出现大规模违约和坏账的风险并不大。

AMC与商业银行上演“猫捉老鼠”

上半年,AMC在商业银行不良连续“双升”的情况下,业绩喜人。尽管四大AMC已经不同程度开始业务转型,但不良资产处置仍是公司的重要盈利来源。但和此前“奉命”处理不良资产不同的是,商业化时代的不良资产处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一般来说,资产公司获取不良资产主要通过商业银行集中邀标出售、向商业银行各分支行竞价等 5 种方式,在 2013 年的调查中各占比 20%左右,分布较均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4 年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的途径以“商业银行集中邀标出售”和“向商业银行各分支行竞价购买”两种银行公开处置方式为为主,前者占比56%。而数据显示,2014 年商业银行以自行处置为主,委托资产管理公司或律所等中介机构处置为辅;《报告》受访者所在单位 2014 年处置不良贷款时更倾向于自行清收或向资产公司招标转让,处置动机主要是降低不良贷款率。

加上处置渠道日益增多、不良资产价格不合预期等原因,银行并不一定会大幅增加对市场的出售,AMC与银行之间进行不良资产“追逐游戏”的局面已经开启。

《报告》认为,虽然当下AMC同样面临“不良”盛宴,但本轮不良资产的发生与处置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与上世纪末的情况截然不同。眼下不良贷款处置主要依靠市场化手段,不良资产市场一级批发商除了传统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外,获准成立的省级资产管理公司将是新竞争者;不良资产处置凭借简单手段已难以取得收益,必须创新处置方式,更多地依靠投行手段;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是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资产不再随时间简单升值,实现处置收益的难度明显提高。

今年,部分省市已获批成立省级资产管理公司,以处理当地银行不良贷款,这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背景十分相似。对于省级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过半(51%)受访者认为会对原有资产管理公司构成竞争,减少原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份额。值得一提的是,在不良资产类型方面,资产管理公司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对资产管理公司来说,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收益和风险相对更可控,因此在房地产调整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开发贷款依然是资产管理公司最偏好收购的不良贷款类型(64%):其次,有 19%的受访人选择“企业固定资产贷款”,占比达 2013 年的 3 倍;没有受访者选择“个人贷款”。

信托资产不良率0.5%~1%

2014 年以来,信托公司频频出现“产品兑付危机”,信托公司的风险管控形势明显严峻,风险管理、风险防控和风险资产处置已经成为一些信托公司的重要事项。由于信托公司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存在交集和关联,信托公司不良资产也是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银行不良资产紧密相连。

《报告》指出,2014 年信托存量业务中出现问题的风险会增加,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规模将占总业务规模的 0.5~1%,最有可能出现不良的业务是融资类业务。

目前来看,信托公司仍以融资类业务为主,但呈现逐步下降趋势。数据显示,截止 2014年 2 季度末,融资类信托资产余额约 5.1 万亿元,占比 40.64%,与 2013 年底相比,规模减少 1386.5 亿元,占比下降 7.12 个百分点。信托融资类业务在风控措施安排上一般对担保物的质量要求较高且设置的抵质押率较低。一旦出现风险,信托公司可通过变现抵质押物来保障信托资金的安全,因此较容易为投资者所认可;故对于信托公司来说,虽然该类业务占用净资本较多,但是仍为过去几年中主流的业务模式。多数受访者预期,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信托公司经营风险较以往有所上升,加之“泛资产管理时代”到来加剧了行业竞争,信托公司原有市场空间受到了来自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等资管机构的竞争,优质项目资源被进一步分食。在存量业务中投向房地产、矿产能源等领域的项目由于企业销售情况不理想,因而频频爆发“兑付违约”风险。但是,总体来看信托公司资产质量仍保持良好水平,虽然局部地区有出现不良的现象,但是风险总体可控。

此外,《报告》也指出,信托公司业务项目主要来源是金融同业推荐,业务项目来源中最容易出现不良的项目主要来自其它第三方机构推荐,信托公司与其它第三方机构开展投融资资金合作业务出现不良的可能性最大。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