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思维探索和解决贷款问题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4-10-05 21:55:08

原标题:用科学思维探索和解决贷款问题

近期,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撰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深受启发。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论》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当前,我们推进农村改革试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载体,是认识与实践的对话,不能离开实践异想天开,也不能脱离实际闭门造车,更不能毫无章法莽撞蛮干。对于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但已过时、需要修改的,我们要通过试验探索,为修改完善提供思路和办法;对于实践需要解决,而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还不明确的,要通过试验探索,为制定法律法规和明确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对于个别确实与现行政策有所抵触的,我们要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论证、报批、备案、风险评估、建立预警机制、封闭运行等方式来降低或规避改革试验风险。农村改革试验既然是试验,既可以是一个对理论进行“证实”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证伪”的过程;既是一个“试对”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需要实践的检验。

改革,最本质的要求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实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一部分中,明确提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慎重稳妥”这个词,就准确指出了先行试验和实践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求我们用实践来推动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实践是认识论的基础。即使是走他人走过的成功的道路,引入别人的创造,也需要实践来检验其是否“适应水土”,也有一个通过试验把实践引入认识论的过程,也有一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好他人走过的成功的道路,排除他人发现但尚未排除的“地雷”,走出一条有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30多年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改革总是先在基层创造,然后让实践来检验,之后政策再跟进,最后法律来规范的。

《矛盾论》强调,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当前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前不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就是抓住主要矛盾实现从身份体制过渡到国民体制的制度安排,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户籍改革也并非一“统”就灵。要在各领域、各层次综合施策,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破旧立新的难度仍然很大。现在核心的问题是利益的再分配,是不均等的城乡福利体系。调查显示,城乡户口在国土、计生、教育、医疗、住房、社保、扶贫、移民、优抚安置、殡葬制度、地税、借贷等方面的待遇差别高达30多项,相当多的农民更看重附着在农村户籍上的福利,并将其视为一经无法融入城镇的最后退路。这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深水区”和“硬骨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以重庆市江北区五宝镇为观察点,以2010年为时间节点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土地流转面对的困境是不同的。2010年前,土地流转后的问题主要是自发流转,规模小,经济效益差,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弱等。2010年后的情况则是,集中居住与农户用地流转挂钩,切断了农民与土地的联系,农业企业效益难实现,企业租地风险显露,建设用地招标受限,土地开发面临多重困境。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在不同的时期矛盾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如此,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推进农村改革中,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很多,如当前推进“三权”抵押贷款改革中,缺少法律制度有效保障,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相对谨慎的问题怎破解?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金融机构无法辨别土地权属问题怎解决?缺少专业土地评估机构,金融机构对土地价值难以估值的矛盾怎化解?产权交易市场未形成,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怎预防?抵押物管理难度大,金融机构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怎突破?面对土地经营权流转范围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受束缚的政策困境怎么办?面对农村住房无法进行物权登记,农村住房所有权可转让性与宅基地使用权不可转让性的现实矛盾怎么办?面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集中连片开发的具体问题怎么办?解决这些问题,找出方向,找出路子,找出指导面上的经验,需要我们大胆实践、小心求证,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思维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去探索和解决。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