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贷”来及时雨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4-08-13 10:19:29

原标题:为农民“贷”来及时雨

2014年6月以来,高温和持续晴热天气导致山东省旱情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则达2915万亩,55万人因旱吃水困难。在受旱情影响较重的济宁、菏泽、莱芜以及聊城,截至7月末,4市17县(市、区)平均降水量仅为153.49毫米,较去年同期减少23.29%;农作物受旱面积达572.31万亩,占在田作物总面积31.32%;11.91万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

据了解,为充分满足抗旱资金需求,17县(市、区)人行分支机构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合作,强化政策引导,联合地方农业、水利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多次召开抗旱专题会议。同时,组织金融机构深入开展调研,推动银行业机构制定支农抗旱方案,发放支农再贷款2.2亿元。

采访中,人行济宁市中心支行行长郑现中告诉记者,我们组织辖区各级人行与地方财政、农业等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为抗旱资金直接拨付开通绿色通道,保证抗旱资金及时拨付、实时到位。

调查显示,截至7月末,17县(市、区)人行共配合地方财政部门拨付抗旱资金45次、4826万元;各地银行业机构已为近3.5万农户办理贷款展期,金额1.49亿元;缓收8700余农户利息、金额630.4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确保做到不抽贷、不惜贷、不断贷的基础上,各地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还纷纷采取优化金融服务方式,大力支持各地抗旱保收。如在此次旱情中受灾较重的聊城茌平县杜郎口镇,茌平农信联社主动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方式,为杜郎口镇八仙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提供500万元信贷资金,用于购买灌溉设备、农机及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

截至7月末,17县(市、区)银行业机构通过信用贷、抗旱保苗联保贷、秋粮贷、农业应急贷等创新性信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亿元,支持农户及农业生产部门购买灌溉设备、化肥及农药等用于抗旱;设立抗旱贷款办理窗口136个,简化抗旱贷款审批办理手续,对已取得授信且手续合规的抗旱贷款申请,当天申请当日发放,对未开展信用评定农户的贷款申请审批时间由平均7天缩减至平均2天;实施抗旱贷款利率实施优惠利率政策,平均较一般农民贷款利率少上浮10~20个百分点,目前已累计为农户节省利息支出690余万元。

与此同时,17县(市、区)银行业机构还积极进行银保对接,强化部门间合作,通过开展“银保合作小额信用贷款”、增加农业保险险种等方式,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截至7月末,共办理各类农业保险75.27万笔、金额12.26亿元。

在17县(市、区)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各地抗旱设施设备得到了有效补充和完善,受旱农田旱情得到有效缓解。人行济南分行调查显示,截至7月末,17县(市、区)银行业机构共投入贷款资金10120笔、金额6.53亿元,支持农户购置灌溉农机具14162套,新打机井2793眼,修复灌溉水渠1272公里,购买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25657吨。目前,17县(市、区)共灌溉农田72.69万亩,占农作物受旱面积12.71%;已灌溉两次以上的农田面积36.68万亩,占农作物受旱面积的6.41%,干旱造成的影响得到有效减轻,预计8月中旬将全部完成灌溉,为农作物丰收提供保证。

相关阅读:

农民贷款政策

农村小额贷款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