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冒名贷款12年 村民被催还贷款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4-04-30 11:50:29

原标题:村干部冒名贷款12年 村民被催还贷款

从没在银行贷过款,却接到银行的催款通知,这让焦兴文有些糊涂,去银行一查,自己名下的确有8500元贷款,而这笔钱是2002年村干部贷在自己名下的,已经被村里用了,如今,自己有事想在银行办理贷款却办不下来。

村民:莫名其妙背上8500元银行贷款

焦兴文是彬县北极镇石庄子村村民,平时以外出打工为生,2012年10月的一天,中国农业银行彬县支行的一名工作人员找到焦兴文,让他偿还欠银行的8000多元贷款,这让焦兴文有些摸不着头脑,“我什么时候在银行贷过款呢?”工作人员称,这笔贷款是2002年时,村上干部给办理的。

“村干部以我的名义贷款,我怎么不知道?”焦兴文去村里问了一下,和他同样情况的还有其他几户村民,有的被贷了360元,有的被贷了400元,而当时贷款的凭证仅仅需要一枚个人印章。对此,村干部也承认,这笔贷款是当时村里办理的,而且钱也用于村里公务上。

背着莫名其妙的贷款,焦兴文多次找村上给解决,村上一直说给解决,但迟迟不见动静,一拖就近两年,在外打工的焦兴文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今年孩子的一场重病,更让焦兴文焦头烂额,为了给孩子看病,焦兴文打算在银行贷一笔钱应急。

2014年4月20日,焦兴文去当地一家银行办理贷款,银行查询后称,他有欠款纪录,无法办理贷款,这让焦兴文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为此,焦兴文不断催促村里,希望村里能尽快把这笔贷款还上。“这笔钱只有还上了,银行才给我贷款,要不然我只能在外面高息贷款了。”焦兴文说。

银行:当时贷款要个章子就可以

4月28日,焦兴文再次来到中国农业银行彬县支行,工作人员查询显示,焦兴文是2002年11月21日办理的贷款,贷款期限为两年,2004年11月21日到期,金额为8500元,办理的银行为中国农业银行彬县支行北极营业所。

焦兴文介绍,当时的北极营业所已经和现在的彬县支行合并,当时办理的为无息贷款,有三年的免息期,但是三年过后,就开始收利息。“上次银行的人来找我,让我偿还本金,加上利息要6万多。”

仅靠一枚印章就能贷款吗?中国农业银行彬县支行客户部工作人员称,原来贷款要个章子就可以,连身份证都不要。“正是因为原来的不规范才造成了现在这种情况,现在贷款还要照相等很多手续,比原来正规多了。”

对于焦兴文的情况,工作人员称,那几年收过农业税,这种情况很多,各乡镇都有这种情况,村干部有任务,完不成缴税任务,就把贷款挂在干部名下。“这个事情还是要找村干部,让村上把钱还了就可以了,至于以前是怎么办理的,过去这么长时间,我们也不清楚,而且当初办理贷款的票据单子,都已经转到咸阳市了。”

对此,焦兴文称,“我一直在外面打工,在村上也没当过干部,怎么会贷在我头上了。”

村干部:村上会想办法还贷款

28日中午,记者来到彬县北极镇石庄子村村干部马西学家里,马西学家有三间偏房,房子里摆着简单的家具,这几天连日降雨,缓解了土地干旱,马西学正忙着给种玉米,中午吃饭时间也没顾得上休息。

对于用村民名义贷款一事,马西学称,他知道这个事情,贷的钱村上使了,村上会想办法给还。“具体什么时候还,现在也说不来,现在只能给镇上说,想办法解决。”

“贷的钱村上用来交农业税了,上面催得紧,就找村里人贷款,我名下现在还贷着一万多,也没还上,而且这个贷款90%的要通过本人同意,当时焦兴文可能不在,在外地打工,所以不知道这个事情。”马西学称,办理贷款是村上的原主任,村上还有5个人有这样的贷款。

至于村民印章是哪来的,马西学称,当时经手的好几个干部,他也不清楚。

对于贷款一事,当年担任石庄子村村支书的马西成表示,当时为化解农村债权债务,村干部分别向银行贷的款,现在他身上还有2万元的贷款,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

2002年贷的款,如今已经过了12年,当年的村干部已经离任,这笔钱虽说是村上贷的,但却落在了村民头上,村上何时能把这笔钱还上,焦兴文心里也没底,“如果一直还不上,那自己要一直背着这笔贷款吗,利滚利不知道要滚到多少?”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