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 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3-10-11 14:18:53

原标题: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 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

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 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

资产证券化曾被誉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最伟大金融创新之一”,三十多年来一直是国际金融创新活动的基石。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一度使资产证券化被视为罪魁祸首而广受诟病。然而,对我国而言,一方面信贷资产高速膨胀,另一方面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交易品种匮乏;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反而能让我们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起点审视和谋划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汲取发达经济体的前车之鉴,资产证券化必将在完善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资产证券化曾被誉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最伟大金融创新之一”,三十多年来一直是国际金融创新活动的基石。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一度使资产证券化被视为罪魁祸首而广受诟病。然而,对我国而言,一方面信贷资产高速膨胀,另一方面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交易品种匮乏;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反而能让我们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起点审视和谋划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汲取发达经济体的前车之鉴,资产证券化必将在完善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信贷市场应建成多层次市场

资本市场具有多层次特性,信贷市场也应当是多层次的。从国外发展经验看,信贷市场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贷款初级市场、贷款买卖二级市场和贷款证券化市场等三个层次,贷款初级市场(含银团贷款)是一级市场,二级买卖转让市场和证券化市场共同构成信贷交易市场。

从国际上来看,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转让都是重要而常见的金融工具,二者各有其业务优势和发展定位。信贷转让流程简单、操作成本低、私密性和个性化强,但是标准化程度不高,依赖一对一的交易协商,再转让流动性较差。因此信贷转让市场具有非公开、定向私募、个性化转让的特点,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贷款证券化则恰恰相反,具有高标准化、高市场透明度的特点,可公开发行,可及时变现,流动性及市场广度、深度都比较充分,但相对流程复杂、操作成本高,私密性和个性化不强。因此可以说,贷款证券化市场是信贷交易市场的高级形式,两种市场应该互为补充,实现分层定位,错位发展。

从美国来看,既有全球最发达的贷款证券化市场,也有最发达的信贷转让市场。据统计,2012年末,美国债券市场主要券种余额总量为38.1万亿美元,其中证券化(包括抵押相关债券、资产支持证券)总余额9.9万亿美元,占全部债券余额的25.8%。2012年当年证券化发行量达2.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占同期债券发行总量的32.3%。同时美国也是全球最发达的信贷转让市场,其信贷二级市场交易量从1991年的80亿美元一路攀升,于2007年达到顶峰5198.3亿美元,年均增速30%。虽然2008年后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但近年来又开始逐步复苏,2013年上半年达到4589亿美元,超过2007年同期水平,增速远高于一级市场贷款增速。

从欧洲和亚太市场来看,两个市场同时发展也非常重要。2012年欧洲证券化产品发行量、贷款二级市场交易量分别达到2308.5亿、970.67亿欧元。亚太市场发展虽刚起步,但增速较快。2008年证券化产品发行量最高近1800亿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短暂下跌后,2012年又恢复至915.88亿美元,同期二级市场交易约175亿美元。

推动信贷的多层次市场建设,是盘活存量、推动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建设信贷转让、贷款证券化市场,打通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的连接通道,可以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增加贷款流动性,满足共同基金、保险(放心保)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要求,并逐步形成由市场交易参与者、自律性组织、贷款价格信息服务机构、贷款评级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多层次信贷市场体系,有利于搞活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有效促进金融和经济的发展。

一是可以有效满足“新四化”建设资金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市场据此估算配套融资需求超过40万亿元。但另一方面,国内货币超发严重,M2超过105万亿元,十年增长超6倍,M2/GDP超190%,独冠全球。量化宽松走到尽头,巨额配套融资所需资金从哪里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大一部分信贷存量需要盘活。

二是可以有效缓解银行体系资本压力。有专家估计,如果GDP每年增长8%,银行业年均贷款增速需保持在15%,现在银行业贷款70万亿元,预计五年之内要突破100万亿元。在新巴塞尔协议要求下,国内银行业资本金缺口估计高达1.66万亿元,现在的资本市场无法承受这样的融资规模。通过信贷资产转让和证券化做低分母,可以极大缓解资本市场压力。

三是可以加速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银行流动性风险不断加大,利差越来越薄,转型发展越来越迫切。从国外银行业发展历程看,大型银行已经从单纯的贷款发放者转变成贷款经营者,其盈利模式也相应从“发放-持有”转变为“发放-交易”。领先的银行主要依赖自身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庞大的客户基础、超群的产品组合管理能力来获取非利息收入,降低对利息收入的依赖。我国银行业也迫切需要从“交易性银行”的视角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单一贷款提供者向综合融资解决方案服务者转变,由被动持有贷款向主动经营贷款转变。

四是可以有效带动盘活整个金融市场。信贷资产交易打通了信贷与资本市场的连接通道,更多企业可以先向银行贷款,再由银行进行转让或证券化,从而实现“间接的直接融资”。银行可以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保险、证券、基金等投资者可以分享贷款收益,资金配置效率和市场深度广度将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信贷资产交易也将成为化解“影子银行”风险隐患、“开正道、堵邪路”的重要途径。

加快建设互为补充、分层定位、错位发展的信贷转让市场和贷款证券化市场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八年来,基本制度初步建立,产品发行和交易运行稳健,发起机构和投资者范围趋于多元化,加快步伐的时机已经成熟。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强调要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同时,在银监会的领导和推动下,业内对信贷资产流转业务也做了积极探索,工行、交行、国开、邮储等8家银行实验性地开展了首批6单交易测试,在扩大投资者范围、优化操作程序、完善风险转移和资产管理责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总的来看,当前我国推动多层次信贷市场建设的时机已逐步成熟。

结合前期相关试点情况,我们的体会是,我国信贷交易市场的发展应遵循“系统性规划、市场化运作、常态化发展”的思路,既不因噎废食,也不急于冒进,既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又要结合国内市场实际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转让两个市场建设,持续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和风险防范工作。

一方面,要稳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特性以及当前制度环境建设的不足,决定了我国在推进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仍需坚持“谨慎试点,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因资产证券化过度发展而背离实体经济。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此做了明确部署和要求,建议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努力扩大投资者群体范围,鼓励更多资金投资证券化产品。重点鼓励证券、保险、社保、年金等有需求的机构投资者投资证券化产品,降低发行成本,推动市场多元发展。

二是加快证券化市场基础培育工作,重点提高市场流动性。包括完善证券化法律法规,加快资产证券化条例起草或相关立法工作,研究解决抵质押变更登记难操作问题,简化发行和交易审批环节,提高市场效率;鼓励质押回购、双边做市等多种交易流通方式,重点提高市场流动性,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三是增加证券化试点品种,允许多种形式的证券化试点。在发行方式上,除了目前的公募发行方式外,建议可研究以私募定向方式,向保险、证券、基金等有需求的机构投资者非公开定向发行。未来应在完善监管体系的前提下,逐步取消试点额度限制,并打破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壁垒,建立统一、高效的全国性债券市场,通过做大规模、放宽领域解决市场深度和广度不足的问题,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化发展。

四是允许参照国际经验,适当放松发起机构自留风险部分对应的资本计提要求,不限定自留部分须全部为次级档。目前发行机构须至少持有全部发行总规模5%的次级档,这个规定高于国际标准,导致国内证券化在RAROC上并不经济,需要研究调整,以调动发起机构的积极性,推动市场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要同步推进信贷资产流转市场建设。

前期在银监会的领导和推动下,银行业对信贷资产流转业务做了积极探索,反响较好,契合了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需求和银行理财等资金投资的需求。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交行将全力配合银监会推动信贷资产流转工作,几点建议:

一是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信贷资产流转市场建设进行系统规划,使其作为信贷交易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分层定位,错位发展。

二是以“边际切入”的理念,推进信贷资产流转业务市场建设,通过增量发展实现对影子银行的存量替代。从前期交易测试看,信贷资产流转业务借鉴了金融危机后全球监管的最新理念和实践变化,制度设计上有诸多创新性安排,确实不同于国内原先意义上的信贷资产转让。我们理解,这也正是何以用“流转”而不用“转让”的深刻内涵。因此,应将信贷资产流转业务作为不同于传统信贷资产转让的新路径予以推进。信贷资产流转业务遵循了银监会102号文等相关文件关于信贷资产“真实、洁净、完整”转让等规定,仅有的突破在于不强制要求受让方与借款人重签协议,为信贷资产的顺利流转及再次流转提供了可能。以新路径推进,也不存在新老规范无法并行而需要废止以前法规的问题,确保市场有序发展,平稳过渡。

三是汇集市场成员集体智慧,从市场真实需求出发,遵循市场化发展原则,明确市场建设总体安排,稳步推进信贷资产流转市场建设。除了以系统性思维,全面部署制度设计、监管安排、系统开发、业务规范之外,在市场发展初期,可以通过名单准入、额度管理、总量控制等方式,控制市场发展节奏,稳步推进市场发展,防范市场风险。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