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信贷紧缩严重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3-07-31 10:55:47

原标题: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信贷紧缩严重

国际金融协会的最新调查显示,许多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信贷紧缩状况已经达到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严重水平。IIF发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亚洲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信贷状况指数跌至45.7,低于宽松和紧缩的分界线50,同时这个数值也是2009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的最低值。

在全球新兴市场国家中,亚洲的信贷紧缩几乎是最为严重的。亚洲的读数最低,为45.7,拉丁美洲次之,为47.6。中东和非洲地区读数最好,为52.9。

报告中列举了亚洲信贷收紧的三项主要因素:不断恶化的国内融资环境,不断扩大的不良贷款规模以及不断下滑的信贷需求。

亚洲地区的国内融资状况分项指数仅为45.2,是自2011年以来的最低值,也是所有地区中最低的。报告强调在二季度所有的样本银行中,有38%的受访银行称目前融资状况偏紧,而这一数据在上个季度仅为15%。

HSBC亚洲经济研究联合主管Frederic Neumann将亚洲信贷紧缩归因于中国和印度的信贷收缩。他认为,中国银行间利率在6月份创下了历史新高,央行“有意”通过控制资金注入来抑制信贷过度扩张,导致当时国内流动性几乎暂时冻结。而近期银行间利率的再次飙升意味着流动性并未出现宽松迹象。继上周五上涨到4%之后,银行间7天拆借利率在周一又继续上升至5%,远高于此前3%左右的平均水平。印度方面,上周印度央行人为收紧流动性以稳定卢比汇率,措施中包括强制银行备付金率保持在99%,给流动性带来沉重打击。

Frederic Neumann认为现阶段中国和印度的短期利率飙升可能会较此前的金融市场波动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原因在于目前正好是经济增速下滑的时期。实际上利率飙升可能提高借款人的风险厌恶水平同时进一步收紧信贷市场,这是无法从简单地从基准利率中解读出来的。

Neumann表示,尽管7月初以来金融市场有恢复稳定的迹象,但分析师们仍然表示为了刺激经济,让经济增速能在接下来几个季度出现反弹,放宽流动性供应依然有必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