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加速信贷分化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3-07-24 15:29:46

原标题:利率市场化加速信贷分化

央行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市场普遍认为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及贷款价格、规模等方面短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不过,从长期来看,银行的信贷市场依然会加速分化。

“大型银行的压力相对小很多,有相对较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中小银行承担的压力更大,信贷将倾向风险定价能力强的小微企业。”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将促使银行信贷持续分化。例如,大型银行可以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来稳住大客户,亦可促进资金回流(大客户存款沉淀),同时通过拓展中型客户来获得更高的收益;中小银行信贷分布则将向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倾斜,以获得更高的风险定价,稳定盈利。

机构和专家认为,利率市场化、资本新规以及银行不良贷款上升预期等因素的叠加,让银行在明后两年,可能面临再融资的需求。

信贷分化:稳大户与抢小微

“今年内,我认为银行普遍不会下调贷款的价格,因为有惯性。当然部分银行出于稳定客户的存款,可能会有个别的下调,大企业的定价能力较强,利率下调是有可能的。”上述股份制银行信贷部负责人表示,各家银行总行会根据新政策做贷款的重新定价安排。

重新定价,不只是针对贷款利率下浮放开,另外一端则是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定价。除了监管要求外,去年央行迈开利率市场化步伐之时,银行就已经有意识地将信贷向小微企业贷款倾斜,大行亦不例外。

央行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币企业贷款增加2.42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03万亿元,占同期全部企业贷款增量的42.6%。6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2.3个和1.9个百分点。

工行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6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82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的20.7%。其中,单户融资在3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由2005年末的1436亿元增长到2013年6月末的1.14万亿元,年均增长31.81%,比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7.4个百分点。

“大行可能更倾向于中小企业,而中小银行只能做更加微小的企业客户群体了。”上述股份制银行信贷部负责人称,这也是目前银行信贷分化的体现,未来则可能会分化得更加具体。

对于贷款利率放开,市场还担心,大型银行是否会加速对小微的渗透,从而抢占中小银行客户资源?抢占小微企业的竞争中,是否会出现“恶意降价”抢客户的现象?

对此,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沐华认为:“利率市场化的迈进是逼迫银行去转型,早作准备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银行压力会相对小一些。”

至于银行是否会下调客户贷款利率抢占客户,沐华表示,企业的需求不单单是融资,在银行提供的服务中,企业融资的需求可能在1/3。因此,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并不一定能够抢走客户,还要看银行提供的其他服务、信贷审批速度、供应链服务等等。

“从长期来看,银行贷款难免会出现恶意降价的可能,未来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将是银行获得贷款客户一个重要因素。”上述股份制银行信贷部负责人表示。

对于央行放开银行贷款利率浮动是否会影响下半年的贷款价格,该负责人称,总体而言还要看下半年资金情况,如果资金偏紧银行的贷款利率总体可能还会上浮。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市场资金可能会有所偏紧。

明后年再融资或再集中

昨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向本报记者表示,根据测算,此轮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会影响银行今年净利润增速1~1.5个百分点,之前预计银行净利润增速在8.5%,现在预计为7%~7.5%之间。

同时,连平预计将会对银行的贷款收益影响5~10个基点,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对银行息差收窄的压力较为有限。

但是China Scope数库财务对银行未来两年的经营数据预测显然并没有这么乐观,“央行的这一举措无疑将加速银行间信贷业务的竞争,从而在未来数年间拉低商业银行的利润”。

China Scope数库财务根据全国140家银行的分析,基于中国银行在未来两年间净利息收入下滑10%且风险加权资产增加15%的假设,对未来银行资本充足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显示,为了使资本充足率保持在以往水平,国内银行在未来两年里将面临大约500亿~100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对于上述测算,沐华表示,这种预计过于悲观,未来两年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出现下滑10%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银行的融资缺口也不会有这么大。

招商证券首席金融分析师罗毅表示,利率市场化带来资金价格自主定价和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体系,将有利于商业银行通过提高风险定价和增加非息收入来提高利润增长的质量。今年年内不会再上浮存款利率,对银行的影响不大。

“未来两年银行的融资需求很小,基本上不会对市场有压力。”罗毅称。

连平则表示:“明年还会有银行陆续再融资,去年和今年银行再融资市场相对平静,明年后年可能会释放,预计后年银行再融资的压力会明显增大。”

在连平看来,银行再融资的压力,并非主要来自于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主要的因素还是贷款规模以及银行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长。不过,资本工具的创新,将会拓宽银行融资渠道,减轻资本市场的压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