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大行腾挪贷款额度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3-07-01 11:53:38

原标题:钱荒:大行腾挪贷款额度

中金公司认为,这场波动带来的深层次变化是银行业务模式的调整,商业银行必须放缓利用短期同业资金开展准信贷业务的增长速度。

上周是各家银行最难熬的一周。

钱荒风波余震未了,年中考核压力逼近,放贷焦虑笼罩在大部分银行面前。据悉,国有大行罕见启用挪额度放贷手段,多家银行对公贷款已暂缓。

伴随资金压力,银行的理财产品奇招百出。其中招商银行某支行直接建议客户赎回货币基金,购买其理财产品。用于冲量的同业拆借资金利率迅速飙升,广东地区银行出现千分之七的交易,远超以往千分之三的正常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钱荒风暴将把银行带入降杠杆的漫长过程,此前各种叠加因素导致的不良资产风险也将逐渐暴露。

“抢钱”各出奇招:“招行抢货币基金的钱”,3天冲量利率飙至千分之七

尽管多家银行表示“流动性充足”,银行的资金焦虑症依然明显。

6月最后一周里,理财产品的促销短信铺天盖地。一个月内的银行理财产品超过5%的比比皆是。广州某中型股份制银行发给客户的短信中甚至有一款50天期限的收益率达到7.5%,以往同期限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基本不超过4%。

“理财产品是银行资金的重要来源,为应付考核,月底普遍加大发行力度,最近资金十分紧张,给的收益率就越来越高。”华南一股份制银行高级理财经理表示。这次抢钱大战中,各家银行招数百出。

“紧急提醒,请持有货币基金的客户建议尽快赎回,第一只亏损货币基金"天得利"货币偏离达-5.24%,面临赎回风险,建议承接5.5%银行高息理财产品。”6月26日晚上9点左右,多名招商银行客户收到招商银行短信。

“这只基金不是今天亏损的,最近一段时间都在亏,怕无法赎回,所以建议你们买理财产品,5.5%收益的理财产品期限有多种,72天左右。”当晚,招商银行相关理财经理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招行这是赤裸裸地抢基金的钱,让基金情何以堪?”银行业内人士调侃。

“招行流动性储备充足。”6月27日,招行相关人员对理财周报表示。

揽储最为直接的是工行。6月26日,工行向部分客户发出短信通知:“工行抽奖活动:本周五28日从股票保证金转入工行超5万即可参加抽奖。每20万抽三星S4、iPad mini、松下空气净化器。”值得注意的是,5万恰是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最低认购门槛。

与此同时,民生银行联手基金子公司加入团战。“民生银行金竹系列30天理财产品,300万起点的预计年化收益9.9%,300万以下的也达9%。”民生银行6月下旬销售的这一产品,收益率高出同行同期限产品不少。值得注意的是,这款产品并不保本。

“这是民生历史上最高点位的理财产品,投向同业存款,预计只发行至6月28日。”相关销售人员表示。据悉,这是民生加银基金子公司委托银行渠道销售的产品。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某种程度上讲,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越高,表示该行的资金头寸越紧。”那么,怎样的资金投向,才能支撑这些不断走高的收益率?华南一股份行理财经理表示,“理财产品大都是投向同业,考核时点同业存款拆不过来,就必须通过企业或者个人存款来保证市场份额。”

实际上,钱荒环境下,同业资金拆放的“冲量价格”已狂飙起来。

进入6月27日,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员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当天广东地区的同业拆放利率已升至千分之七。“在东莞的,还是四大行,我朋友已经接了单。冲量资金是6月28日进7月1日出。”东莞地区一金融圈内人士表示。

据消息人士透露,6月1日至9日,工、农、中、建四大行贷款发放量总计2170亿,已超过四大行5月份整体信贷投放量的2080亿。信贷井喷的同时,存款状况却不乐观,6月1日至9日,四大行存款负增长1400亿,存贷比达标面临较大压力。

“一次冲量期就短短两三天,千分之七属于比较高的拆借水平,以往这一价格普遍在千分之三以内。”一股份行人士介绍,“6月26日珠海地区这一价格才千分之四,现在银行间资金还是很紧,千分之七不会是业内最高。”上述银行人士称。

贷款受冲击:大行靠挪额度放贷

城商行对公贷款暂缓

“现在最愁的就是放不出钱。”建行广东地区一公司业务部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坦言。钱荒风暴之下,一向被认为贷款额度充足的国有大行,也变得极其惜贷。据该人士介绍,目前只能照顾部分关系较好的大客户,根本顾不了小客户的贷款需求。

“逼得要挪额度了,就是等一笔到期的企业贷款还款了,再把这个额度放给另一个企业。”上述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表示,“平时很少用这招,近期不得不用。”

这种焦灼感在股份行和城商行中更为明显。

华南一家股份制银行公司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本来我们行的贷款额度就不大,钱荒一闹,原来分行可以批的贷款全部要收到总行,放贷非常难,再这样下去就得投简历找下家了。”而总部在上海的一家城商行内部知情人士也对记者透露:“对公贷款已经全部暂缓。”

实际上,银行正在迅速收缩的不仅是对公信贷,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均出现个人房贷优惠利率取消、贷款申请时间大幅延长等现象。

这轮爆发的钱荒冲击波,把银行“6月钱紧”演绎到极致。一般而言,6月是银行“中考”的时点,各家银行需要核对、调整下半年贷款额度、优化存贷比,当月收紧放贷额度是惯例。

而今年6月,银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面积钱荒。引发恐慌的消息最早从两家股份行间传出。6月6日,市场曝出光大银行和兴业银行出现50亿资金交割违约的传闻。次日两行相关负责人出面辟谣,但市场继续充斥着缺钱的传闻。

随着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旱情”加剧。6月19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再一次全线飙升,银行间市场收市延迟半小时至下午5点。6月20日,Shibor罕见“爆表”,隔夜Shibor飙升578.40个基点,升至13.4440%的历史新高,隔夜回购利率更是创下30%的纪录。银行间市场这一天的癫狂,把钱荒危机推至高潮。

在此背景下,央行6月24日发布的《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更让各家银行贷款压力猛增。函中要求“各金融机构要统筹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等经营目标,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

“总体上,中国并不存在流动性危机或者大家所说的“钱荒”。这次是各种因素叠加产生的一个时点性的波动。很多商业银行依然延续业务发展的惯性,但是近期财政存款的集中入库,企业的交税,上市公司大量分红,又碰到商业银行5月末的存款上涨较多,集中地交纳法定准备金,端午假期又被大量提现消费,多种因素叠加。其实,流动性总体上是正常的、充足的。6月25日,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公开表示。

“钱荒”发酵:银行将去杠杆化

警惕信用风险

“表面上看,资金紧张的时候过去了,实际上对银行的影响很深刻,尤其对中小银行而言,接下来是银行去杠杆的漫长过程,多年积累的不良资产风险也会逐渐暴露。”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上市银行的整体业务杠杆率都很正常,但同业业务的杠杆率在过去近10年时间里翻了近2番。”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认为,“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要降杠杆,商业银行过去几年依靠同业业务赚钱的模式将告结束。”

处于“钱荒”风暴中心的,业内普遍认为是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民生银行的同业业务开始突飞猛进。2012年末,该行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达33.88%,同业资产增速为155.1%,而2011年这一增速不到50%。截至今年一季末,民生银行同业资产余额10698.35亿,占生息资产的33.7%。在股份行中仅次于兴业银行。该行迅速膨胀的同业规模,早在一季报出炉时就引起市场担忧。

6月23日、24日两日,民生银行的股价持续暴跌。

25日晚,民生银行紧急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该行副行长赵品璋表示,从经营情况看,民生银行的存款、贷款、资产质量以及票据业务一直都处在非常正常的状态。从全国的情况看,商业银行目前的存款约63万亿,贷款40万亿,存贷比66%,各行的流动性都相当的宽裕。

作为同业资金的重要来源,银行理财的非标资产也成为关注焦点。对非标资产处置问题,赵品璋指出,到目前该行非标资产超标只有120亿,7月20日前全部清零。

26日,兴业银行也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针对“钱荒”对兴业银行业绩冲击问题,该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李健表示,目前市场利率提升这么多,对兴业银行原来的资产和负债业务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他指出,“如果说这种局面维持到7月底,对兴业银行的收入影响为五六亿元,占整体盈利的1%左右,影响还是比较小的。”

中金公司认为,这场波动带来的深层次变化是银行业务模式的调整,商业银行必须放缓利用短期同业资金开展准信贷业务的增长速度。

对此问题,兴业银行同业业务部总经理郑新林指出,“兴业银行把同业业务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之间差异化竞争的战略,这一战略不会有逆转性的改变。但具体的策略会根据最近的监管、国家的要求,以及具体的环境变化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分析人士认为,这场危机对城商行的负面冲击也不小。流动性风险向信用风险演变的过程,问题积蓄已久的地方融资平台或许最先暴露风险。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地方平台贷款的余额是9.59万亿,比年初增长3.12%。

城商行中,徽商银行和成都银行平台贷占比较大。其中,2011年成都银行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余额为184.50亿,占贷款总额的22.88%。“目前我们平台贷的比例10%多一点,风险全覆盖,问题不大。”成都银行董事长毛志刚近日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此外,打折促销不良资产在银行间悄然流行。6月中旬,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以不到50%的价格甩卖不良贷款资产包。此前,河北银行、农业银行都曾挂牌出售不良债权。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