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矿工》黄金价格为何重现2008年大跳水式暴跌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3-04-25 17:15:13

原标题:《黄金矿工》黄金价格为何重现2008年大跳水式暴跌

国际黄金价格为何重现2008年大跳水式暴跌

2008年9月曼哈顿商品交易所收市后的场景。当年黄金价格也出现暴跌。

在承受了6个月的下行压力之后,4月15日黄金价格暴跌9.12%,创下33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仅次于1980年3月28日的9.94%跌幅纪录。

史诗性抛售、一泄千里……分析师拼命搜寻恰当词汇来形容此次金市大流血。黄金期货价格只剩每盎司1360美元左右,导致抄底者翌日上午纷纷入市买进,将黄金价格短暂推回1400美元的上方。

不过,黄金投资者、交易商和投机者不应过多关注这种抄底现象,而是更应当注意国际金价为什么会从去年的1900美元峰值,被步步打压到如此低的价位。这才是真正的趋势,而且近期不大可能发生逆转。(2013年黄金价格是否牛熊翻转走上不归路)

关于这次国际黄金价格暴跌的理由有多种说法,但简单的核心事实是:全球投资者并未出现大恐慌。焦虑固然有,不确定性肯定也存在,但大恐慌并未发生。

况且恐慌只会导致投资者把黄金当作保值的安全港。在人们认为自己需要便于携带的财富、认定某种货币会大贬值,或者其他资产将变得一文不值时,黄金就会变得抢手。

如果不属于以上情况,除非你是个黄金迷,否则这种贵金属不是合理的投资选择。多数投资都能提供某种潜在收益,不管是入息或资本升值,但拥有黄金却需要花钱如果你拥有期货合约,需要不断地滚动,产生交易成本;实物黄金则需要保管成本。

此次国际黄金价格崩盘有其背景。很多人都担心,塞浦路斯已经或即将抛售其黄金库存,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影响黄金需求,美联储可能不会把利率一直保持在现在的超低水平……这些组合起来,足以点燃这场“大火”。

前两者是简单的供求关系问题,后者则是因为,看多者主张保留国际黄金价格的理由通常是,要防一手过多流动性会带来的通胀,然而美国迄今的通胀率仍然很低。(暴跌最主要受货币美元政策影响)

现货黄金一向是最难以操控的市场交易商品。与能源商品和铜之类金属不同,对它的刚性需求很小:我们中的多数人开车需要汽油、家中供暖需要天然气,很多全球制造商没有铜就无法维持生产,但黄金现货相对可有可无,其实际用途甚至不如白银。

一旦投资者认为手头持有的黄金不那么重要,或者隐含更多风险,大抛售的理由就成立了。而且随着金价的下滑,越来越多卖家从阴影中走出来,黄金破跌1540美元这个数月来“坚实底部”的可能性便增大了。这个地板价一旦被击穿,现货金就失去了支撑,投资者开始大喊:“卖出!”

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的金融市场技术变革,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交易的电脑化取代了交易所大厅的买进卖出吆喝声,这意味着交易变得更快速,也更具戏剧性;几个利空的新闻报道,就可能扭转整个市场。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