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上涨》投资实物黄金应鉴别黄金首饰真假问题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2-05-31 11:07:32

原标题:《黄金上涨》投资实物黄金应鉴别黄金首饰真假问题

黄金戒指刚买了一个月,就变白了,该不会是假的吧?长沙市民陈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4月11日,陈女士花了2040元在平和堂的一家金器店买了一个黄金戒指,戴了个把月后,因为戒指有点松,就没戴了。

没想到这两天再拿出来戴后,戒指上的黄色有一圈全部掉了,只剩下白色的一圈。再用手刮了一下,竟然还能抠掉一点。陈女士怀疑戒指是假的,于是找到商家打算维权。

店内的负责人表示,可能是这个戒指碰到了碱、水银等东西,所以表面一层受到腐蚀。“他们告诉我,真金不怕火炼,就用火烧了一下,戒指就好了。”陈女士说,得知不是假,她总算放心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首饰市场越来越火爆。到商城买黄金首饰自己需要有独立的鉴别能力,懂得鉴别黄金首饰的真伪,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以后的生活是有好处的。懂得了鉴别黄金首饰,这样就不用担心的是买到的首饰是不是真货,花了钱又买了假货,这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一、看密度

黄金的密度是19.32克/立方厘米,比同体积的银、铅、锡重一倍左右。可用公式:一定黄金首饰的质量(克)比上一定黄金首饰的体积(立方厘米)等于密度。求出所测黄金首饰的密度,密度为19.32克/立方厘米左右则为纯金或较纯金,否则即为非纯金或成色差的黄金(此法对首饰无任何破坏性)。

二、听音韵、看弹性

成色高的黄金首饰受敲击或往硬地抛掷时,发出“噗嗒、噗嗒”的沉闷低声,且无音韵、无弹力,K金有音韵、有声、有弹力,弹力越大、音韵越尖越长者,成色越差。

三、用酸点

在试金石上分别磨出被鉴定首饰和对牌的金道,用玻璃棒点试硝酸在金道上,因金元素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酸反应,故颜色不变。如果非金或非纯金,金道则消失或起变化。

变化规律是“三快、三慢”,即成色低的消失快,成色高的消失慢;混金消失快,清金消失慢;大混金消失快,小混金消失慢。视其金道消失情况,比较对牌就可确定黄金首饰成色。

四、用试金石鉴定成色

利用金对牌(已确定成色的金牌)和被试首饰在试金石上磨道,通过对比颜色,确定黄金首饰成色。此法应在自然光和日光灯下进行,不能在直射的太阳光线和白炽灯下进行。

五、折硬度

黄金具有延展性和硬度小的特点,能压成厚度12.7微米的薄片。成色高时,用大头针或指甲刻划均可留下痕迹。97%以上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两三次后,弯折处出现皱纹,也叫鱼鳞纹;95%左右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时感觉硬,鱼鳞纹不明显;90%左右成色的黄金首饰,弯折时很硬,没有鱼鳞纹;含杂质较多的黄金首饰,弯折两三次即断;如为生金制作,弯即断,断面有明显的砂粒状。用此法时应考虑到首饰的宽窄与薄厚,厚的、宽的就硬些,薄的、窄的就软些。

六、看色泽

根据黄金的不同光泽和颜色即可大体区分纯金、K金,真金、假金。即金以赤黄色为佳,成色在95%以上;正黄色成色在80%左右;青黄色成色在70%左右;黄色略带灰色成色在50%左右。故有口诀为“七青、八黄、九五赤、黄白带灰对半金”。如果对久藏初出的首饰来说,则有“铜变绿,银变黑,金子永远不变色”的说法。

在黄金首饰中,纯金首饰质地较软,牙咬有印,容易弯折,色泽金黄、纯正、柔和,手感沉重,有沉甸甸的感觉。K金首饰质硬,牙咬无印,色泽是黄中带白,并依黄金数的减小,白色渐增,黄色渐浅。调金首饰的手感不如纯金首饰沉重。此外,无论是纯金还是K上都带有印鉴,黄金首饰上的印鉴,有用“金”字,也有用“一”英文字母表示的。标明着相应的k数,此外,首饰上还有标志着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地印鉴。

镀金首饰是在其它金属首饰表面用电镀法镀上一层金色,颜色与真金首饰相仿,金黄光亮,新时较难辨认。但幢金首饰手感较轻同,质地较硬,牙咬元印,用久易褪色。有的电幢不好的幢金首饰,颜色不是发红就是发白,或者发花。

包金首饰是指在其它金鹰表面包上24或22K的金箔,如金箱的压数大低,其柔软性较差。包金首你的外观与真黄金首饰相似,金光闪闪,又不易褪色,使人真假难辨。但仔细观察首饰的凹陷处、夹角处、背后等,可以发现有金箔凹凸不平,有翘边起皮的现象,如首饰上有断裂接头,可从此看到金局材料的断商是外黄里白。此外,包金首饰的手感也较轻,质地较纯金首饰硬,牙咬元印,不易弯曲,久戴金箔易起皮脱落。

无论是黄金首饰、包金首饰、还是铜首饰,一般不带类似黄金首饰的印签。或所带印签不同于黄金首饰,如有的首饰刻有英文字母“GK”其含是镀金。或者印签字这模糊不清,歪歪斜斜,消费者应通过辨认首饰上是否有印签,印签是否符合上述规定,印签是否清晰等方面内容,以判别黄金首饰真伪。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