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美元:白银价格将迎来一次历史性抄底机会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2-12-25 12:58:03

原标题:黄金美元:白银价格将迎来一次历史性抄底机会

在财政悬崖问题扑朔迷离,且临近圣诞的不到十天时间里,国际白银价格从33.6美元每盎司跌至最低的29.6美元每盎司,跌幅高达10%,市场投资者再次体验了一把白银市场的过山车行情。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白银专业ETF投资基金iSharesSilverTrust(slv)本月已连续加仓5次,总计287.7吨,似乎对白银价格的暴跌视而不见。

在没有作为国家储备和央行重点干预的白银市场,专业的投资基金对这一市场的影响较大,市场也比较关注其增、减仓位的动作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从而选择跟随操作的机会。但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基金并不是以左右价格或避险为目的,而是要真真切切的盈利。美国等资本市场投资机构操作手法之成熟,是很多投资者难以想象的。一些大的投资机构对市场所关注的基金数据的运用是非常巧妙的,一旦某一个指标成为市场的风向标,这一指标被操控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比如美国政府为了实行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通胀指数CPI数据的算法进行了多次修改,目前被市场所关注的美国CPI当中其实是不包括能源和食品价格的,而这两方面恰恰是上涨最快、吞噬居民财富于无形的两个重要领域。国家都如此,更何况以营利为目的的投资机构。

黄金白银市场ETF的持仓已经形成了一种影响力较大的指标,被市场不断放大和使用,其对市场的风险就在于,这类基金完全可以在实物市场进行加仓的情况下,在期货市场进行卖空操作。这种做法非常之简单,不需要纰漏更多的信息,组建两个不同人员控制的公司即可。所以说我们对ETF市场的指标要有比较理智的认识,它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以谋取利益为目的的投资机构而已。

白银市场之所以如此复杂,是因为看涨的人要将白银跟黄金挂上钩,鼓吹投资需求;而看跌的人则拿一些选择性的数据说话,用供给过剩和实体需求一直疲软不堪为理由。总体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均有失偏颇、不够全面。

我们看到,白银和原油价格目前的价位跟两年前几乎相同,铜价则比两年前还低10%左右,而黄金较两年前上涨了17%。这说明经济低迷对白银和原油影响较大,而黄金则没有受到太大制约。两年间全球纸币发行量增长规模也超过10%,这确实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黄金的归属应该在货币、外汇市场,而白银和原油更多的依然是扮演商品的角色。

白银既然是一个单纯的商品,那为何在其产量连续过剩的情况下价格却从2008年的不到10美元每盎司涨至目前的30美元每盎司。事实上正是在这段时期之内,诸多白银专业ETF基金成立,开始大量的持有白银实物。如果不是认识到了白银的投资和保值需求,为何诞生这类投资基金?

黄金和白银的在投资领域的区别,我给二者的划分是,黄金八分金融属性二分商品属性,白银七分商品属性三分金融属性。如果按照这个思维来看待白银市场,投资者就会清晰的找到影响其价格变化的规律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各国市场对银的消耗主要是三方面,一个是科技含量较高的银粉领域,一个是未锻造银(银锭),一个是半制成银。拿我国来说,2001年银粉和半制成银的总进口量还不足170吨,到了2010年,这一数据已增长至4570吨,翻了27倍。对于科技含量不是很高的银锭市场,中国一直是出口为主,十年来平均净出口达到3000吨。

中国的白银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就像中国的钢铁行业一样,虽然产量是全球第一,但很多特殊用钢都要靠进口来维系。白银市场如医疗、环保等高科技领域需要用的银依然依赖于进口市场,且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也就是说我们把非常便宜的银锭出口之后,其他国家将银锭加工成银粉和特殊用的半制成银以高价再卖给中国。

未来白银市场的需求量变化重点依然取决于全球工业市场的复苏,而非投资需求的波动。尤其是日本这类制造业大国,经济增长预期低迷,日元贬值带动的复苏预期不够明显,对白银市场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好事。最近一段时间白银价格的暴跌跟日元的贬值几乎同步,而日元的贬值正在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日本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美国对白银的消耗量从6000吨以及下降至5000吨左右,包括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几个占白银最主要消费国的国家,消费量均处在下降过程当中。而中国的消费量从2000吨上升至目前的6000吨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印度则保持在每年3000吨以上的用量。整体来说,中国和印度等对白银的需求在抵消美国、日本、德国等在需求方面的疲软。问题的关键正在这里,白银的定价权并不掌握在发展中国家手里,就在中国、印度等白银需求增长较快的时候,白银价格两年来依然维持在30美元附近,且极不稳定,大起大落。

要知道白银价格保持在这一价位对进口国并不利,因为中国和印度在总量方面是进口国,但在原料方面是出口国,也就是说我们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出口了银锭,而以非常高的溢价进口了银粉和其他相关产品。

很多投资者看到银价波动的剧烈,就认为白银的供需变化也非常不稳定。其实全球白银的需求量除了2009年下跌至24000吨之外,十年来一直保持在27000吨这一水平。相对于其他金属,全球白银的生产量变化也不是很大,矿产企业用十年时间才将白银的产量从24000吨增加至29000吨,变化远低于其他金属市场。

目前相关机构统计到的全球白银存量还不足4万吨,而黄金的存量超过15万吨,银不但存量较小,且回收难度较大,再生银的供给有限,导致白银看上去似乎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实际供给断档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一旦出现矿产银跟不上的情况,白银的整个供给就会受到挑战。这跟黄金市场完全不同,黄金市场完全可以靠存量维持庞大的供给,而白银则必须现做现卖。

白银价格的波动非常剧烈,但其特点是非常明显的,屡次的冲高回落都会缔造一个更高的底部,这一底部看上去非常脆弱,但长期来看意义重大。十多年来,白银市场总共筑造过三个重要底部,分别是2001年的4美元每盎司、2007至2008年的8美元每盎司、2011年至现在形成的25美元每盎司。用未来三五年的眼光来看,25美元每盎司的价格或许很快就要跟投资者长时间的说再见了。

对于投资者更为关心的,近一段时间的白银价格走势,靠经济增长带动的需求预期目前还不够明朗,但投资者需要明白一个状况,就是白银市场绝不像中国的钢铁业,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产能过剩。白银市场的问题是需求不均衡导致的消费成本上升的问题。2013年全球经济将在各国政府的干预下被迫复苏,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货币刺激计划将在亚洲起到带动效应,包括韩国、中国、印度在内,对2013年国内经济的干预已经非常明显,韩国屡次遏制货币升值刺激出口,中国加大政府投资,而印度则存在较大的降息空间。

个人预计,目前唯一利空白银市场的消息还不是欧洲经济的疲软,而是美国财政悬崖的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美国财政悬崖将会以更多的货币投放预期而结束,美国人为了发展和维持经济,更多的借债和更多的货币刺激在所难免。2013年除了债券市场会有一定的争议之外,经济的复苏势必会带动白银市场的上涨,这种上涨伴随的是白银消费量的提升以及投资者对商品市场的认可。

30美元之下的白银价格对于2013年来说有较大的投资价值,而市场如果担忧美国进入短暂的通缩继续进行恐慌抛盘,白银价格有机会回到25美元附近,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将是一次历史性抄底机会。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